70页PPT丨解锁数字化工厂蓝图规划方案:5 大维度规划、3 类重点举措、4 年实现智能制造升级


一、数字化工厂框架范围
1.1 建设范围
围绕大制造领域工艺、计划、生产、物流、采购、质量六大核心专业展开,拉通产品开发、订单交付两大核心业务过程,全面覆盖大制造业务链条,确保各环节紧密协作。



1.2 覆盖层级
覆盖现场层、控制层、操作层、工厂管理层、企业管理层、生态协同层。实现从底层设备到企业运营,再到外部生态的全方位贯通,打破信息壁垒,促进信息实时共享与协同。
1.3 核心能力
以装备、网络、流程、系统、数据、技术为核心构建数字化能力。通过数字化手段,推动企业从自动化、信息化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迈进,提升整体竞争力。
二、数字化工厂建设目标
2.1 整体愿景
高效制造出用户定义、用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,满足市场个性化、高品质需求,提升企业市场响应速度与产品质量水平。
2.2 具体收益目标
在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、成本控制、资源利用等多方面设定明确提升目标。如产品开发生准周期从 23 月缩短至 16 月,订单交付周期从 29 天缩短至 23 天;整车产品审核等级从 1.5 提升至 1.4,千台车索赔频次从 278 降至 240;单车制造成本降低 10%,材料库存周转率提升 50% 等,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益。

三、数字化工厂建设举措
3.1 生产过程举措
利用数字化驱动实现质量预警、生产过程追溯、返修智能提醒等功能。如采集焊装机器人数据实现质量预警,采集生产全流程信息实现产品追溯。同时,应用模拟分析软件、标准作业在线编制、制造执行管理等系统,提升生产透明度与效率,加强质量控制。


3.2 设备管理举措
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管理透明化,运用数字化制造中台进行设备预测性维护与故障智能诊断。借助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分析与诊断,降低设备故障率,提高设备利用率,减少维修成本。


四、数字化工厂规划蓝图
4.1 网络架构蓝图
采用 “一网三面架构”,包括管理平面、控制平面、转发平面。实现全局业务策略定义、网络监控可视化、自动配置与智能调整。支持 5G、光纤等技术,构建高可靠、低时延网络,保障数据高速传输与设备稳定连接,推进 5G 在数据中心、工厂车间等场景的应用。

4.2 流程架构蓝图
涵盖工艺、采购、质量、计划、生产、物流等业务流程。详细规划从产品开发到订单交付各环节流程,如工艺协同开发、采购执行、质量闭环管理等,确保业务流程顺畅、高效运行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

4.3 应用架构蓝图
基于大制造核心过程规划应用系统,支持可配置订单模式,促进业务跨环节拉通。重新构建或整合现有系统,明确各层系统功能,如生产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,提升系统对业务的支撑能力与智能化水平。

4.4 数据架构蓝图
围绕数据采集、标准、流转、分析、驱动进行规划。解决数据手工记录、标准不统一、流转不畅等问题,构建质量闭环管理数据体系,确保数据准确、及时、规范,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
4.5 装备、技术蓝图
针对总装、涂装、冲压、焊装等车间,规划数字化、智能化装备与技术。如总装车间应用可视化拧紧技术、自动识别技术,涂装车间采用智能化喷涂机器人、智能立体库调度技术等,提升生产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
五、数字化工厂建设路径
5.1 建设项目定义
共 22 大项、72 个子项,涉及工艺、计划、采购、质量、生产、物流等领域。如数字化工艺平台建设、质量管理系统建设、智能物流技术应用等项目,明确项目牵头部门与核心能力建设方向。
5.2 实施顺序判断原则
依据速赢度、紧迫度、成熟度、重要度、基础度确定实施顺序。优先实施价值高、见效快、业务需求紧迫、管理成熟且为其他项目奠定基础的项目,确保建设过程有序、高效推进。
5.3 实施路线与投资估算
制定 20XX - 20XX 年实施路线,明确各项目计划开始与完成日期。投资估算约 XXX 亿,涵盖硬件、软件、实施费用,明确智能化项目投资预算占比,部分项目投资可在后续数字化工厂建设中重复利用,合理规划资源,保障项目顺利实施。
数字化工厂蓝图规划建设方案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清晰路径,通过全面规划与有序实施,企业将在智能制造浪潮中提升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- 2025-03-24
- 2024-11-22
- 2024-11-14
- 2025-03-18
- 2021-06-18
- 2021-06-18
- 2021-04-20
- 2021-04-19
- 2021-04-16
- 2021-04-07
- 2021-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