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将发布《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》,中国教育正式迈入AI震撼时代

2025年3月5日 ,在两会“部长通道”上,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的一句话,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千层浪——我国将正式发布《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》 。这一消息,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式迈入AI深度赋能的崭新时代,一场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,正呼啸而来。

这份白皮书,承载着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深远战略布局,从技术赋能、伦理治理、体系重构三大维度,系统性地规划了AI技术重塑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链条的蓝图,意义非凡。下面,我们通过一些具体案例,来看看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强大影响力。
在技术赋能层面,北京邮电大学的“码上”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应用平台极具代表性。该平台以讯飞星火大模型为基础赋能编程教育,成功解决了编程教育中师资不足、教师能力良莠不齐的痛点。截至2024年4月,学校已基于该平台开设了107门课程,建班118个,能为学生提出的80%以上的初级编程问题提供更高质量和准确率的辅导,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工作压力 ,让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编程教育资源,真正做到了通过AI技术实现教育“个性化、高质量、大规模”的融合。


在体系重构方面,山东财经大学发布的全国高校首个新文科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——“ai才”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,涵盖“知、教、学、研、训、智”6个模块 ,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。“教”模块能为教师推荐学生个性化教学成长方案;“学”模块通过数字人提供伴随式课程引导,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知识体系的全面画像 。这一模型助力新财经拔尖人才的高质量培养,推动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,是AI推动教育体系重构的生动体现。

而在社会教育层面,深圳AI夜校的火爆便是AI赋能成人教育的生动注脚。在深圳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,越来越多职场人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走进AI夜校。这里开设了丰富多样的AI课程,从基础的AI绘图、AI视频制作,到进阶的AI编程、数据分析,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。学员们通过系统学习,不仅掌握了新技能,还能将AI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。在学习了AI绘图和视频制作后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以往需要花费数小时制作的宣传海报和视频,现在借助AI工具,短短几十分钟就能完成,而且创意和效果更胜一筹。深圳AI夜校的成功,反映出AI技术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,为成年人的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

从一线试点成果来看,多地中小学已开展丰富的“AI+教育”实践。在河南省许昌市建设路小学的美术课上,老师利用AI技术转化学生美术作品,让想象中的画面变得更加真实,激发了学生的惊叹与兴趣 。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英语课上,虚拟人像“Sam”登场,老师借助AI平台设定课本人物智能体,帮助学生练习口语,极大地提升了课堂互动性与学习效果。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,教师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平台,依据学生作业答题表现评估知识掌握程度,设置分层作业,精准辅导学生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提升学习能力 。

再看企业层面,多邻国作为全球领先的语言学习平台,将AI技术与学习体验深度融合。其团队近半数成员为工程师,AI算法与数据科学贯穿产品设计全流程。通过“游戏化”机制与碎片化学习模式,结合动态难度调整与即时反馈系统,多邻国显著提升了用户留存率与学习效率 。

国内教育科技企业也在加速AI应用落地。粉笔聚焦招录考试培训,其AI产品覆盖行测、申论、面试全流程 。通过近千万月活用户积累的学习数据,构建垂类模型,在面试AI点评环节,能模拟真实考场环境并提供针对性建议,形成了清晰的变现路径,也为职业教育的AI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
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,AI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、各个场景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《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》的引领下,中国教育将在AI的赋能下,朝着更加公平、高效、创新的方向大步迈进,培育出一代又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栋梁之材 。
- 2025-03-24
- 2024-11-22
- 2024-11-14
- 2025-03-18
- 2021-06-18
- 2021-06-18
- 2021-04-20
- 2021-04-19
- 2021-04-16
- 2021-04-07
- 2021-04-02